你可以更了解你到底在「捐什麼」?

提到群眾集資,大家最常想到的是以創業集資為主的群眾集資平台,像國外的 Kickstarter 或者是國內的 FlyingV。但除了集資「創業」之外,能不能將這樣的圓夢平台用來成就「公益」呢?近年來,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需要幫助的人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我們無法、也不指望政府能照顧到所有人,力量在民間,網友有熱情。與其抱怨大環境的種種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用一點心思看到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事、物,勇敢地將這份覺察,轉化為具體計劃,再將這份計劃變成有影響力的行動,透過滾雪球般、眾志成城的力量,公益不只是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正面能量,也能為社會帶來改變。

Red Turtle 好事群眾集資平台,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成立的,透過 Red Turtle 的集資平台,召集大家一起改變社會做「好事」,平台專注於「兒童教育」、「弱勢關懷」、「動物保育」、「環境保護」、「轉動人生」等五大領域,用科技的力量讓社會看見需要被關注的人、事、物。也讓想行善的人更容易揪人與集資,大家一起做好事。更重要的是,提案者或贊助者也把有相同理念的親朋好友全拉進來,讓個人有機會集結為一股巨浪,去影響社會,讓好事可以不斷的發生。

對非營利單位而言,這全然是一種新的管道,許多非營利組織過去的經費來源不外乎是來自政府單位或聯合勸募的專案經費,或是一般大眾的募款,但由於近年眾多單位分食經費大餅,而整體社會又在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募款比起以往更加的困難。尤其中小型的單位,由於知名度不高、勸募績效無法突顯的情況下,募款難度越來越高,而公益資源的 M 形化也更加的明顯。

但透過群眾集資平台,將募款轉為目的性更清楚、更聚焦的群募計畫,再利用社群的擴散,動員群眾的力量,讓非營利單位更有機會取得資源來成就好事。這在Red Turtle 成立一年來,已透過平台完成 24 件好事,集資成功率達 86% 的成果來看,顯見以群眾集資的模式來成就好事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這跟過去單純的「盲捐」有很大的不同!

對群眾集資平台的贊助者而言,這跟過去單純的「盲捐」有很大的不同,過往大多數的捐款人,可能透過公益的廣告、街頭的勸募活動,或是朋友分享的訊息,就直接捐款給公益單位,但對於公益單位服務的對象、募款專案的內容及其目的性、捐款後實際的執行成果、影響性等內容多不了解,唯一有意識的,可能等到收到收據準備報稅時,才知道原來過去一年成就了哪些好事。

專案型群募,讓您先了解受助對象及捐款用途,再決定是否贊助!

群眾集資平台以「專案計畫」為單位,讓網友先認識、認同專案,讓群眾可以選擇將「捐款」用在更明確的用途,而不是委託組織代為處理捐款,讓群眾在採取行動前,能對捐款目標有更密切的認同感。

非營利組織雖有(厚厚的)責信報告,但捐款人很少加以追蹤檢核;Red Turtle 群眾集資平台將捐款人所需關注的經費使用範圍縮小在專案中,並且運用網路的易近,讓專案的執行過程、經費運用都透明化讓捐款人一目了然。

除了在平台上捐款,Red Turtle 上的捐款者也可以實際參與提案專案的執行,例如先前「愛心鞋襪 幸福列車 守護弱勢兒腳底」專案,就帶著會員到屏東內埔的學校,親自與小朋友互動,幫小朋友選新鞋、挑選喜歡的小禮物。讓捐款人除了輕鬆捐款,也有管道可以深入接觸服務對象,讓自己支持的理念更深化。和傳統的「盲捐」相比,贊助者對於提案單位或專案的涉入程度是更密切的。

Red Turtle 就是希望能以網友鄉民的力量來啟動「效益槓桿」,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的自身力量都有限,但透過一個共同的網路平台,集結好人的力量,就能夠成就好事,讓好事不斷發生。而這正是 Red Turtle 想帶給社會的正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