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寒假前,Red Turtle夥伴在臉書張貼一則訊息,宜蘭某偏鄉國小因地處偏僻,小朋友放寒假時沒學校的營養午餐可吃,白天可能得餓肚子。國小主任希望募集40箱阿華田和40包麥片,給最需要幫助的小朋友。消息近午時一貼出,立即引起臉書朋友熱烈響應,大家以秒殺速度認購捐贈物資。28分鐘後,物資全數認購完畢,有些人去吃個午飯回來,要再認購已來不及了。
除了踴躍認購物資,還有人主動開口要幫忙開車載過去。3天後,阿華田和麥片順利送達小朋友手中,國小主任驚訝地表示:「你們也太有效率了吧!」這就是社群和網路的力量,消息傳播迅速、無遠弗屆、感染力強,而且集結了志同道合的人,訴求對象明確。一群俠客與女俠濟弱扶傾,古道熱腸,只是他們手上多了讓助人更容易的現代科技。
「Red Turtle(紅龜)」,是我們團隊所搭起的一個舞台,我們只是做一個配角的工作,真正的主角是每個好事集資活動的「提案人」,因為這些提案人就如同廖添丁一樣,看到這社會需要被關注的人、事、物!而廖添丁有一個一起出生入死的結拜兄弟,他叫「紅龜」。「廖添丁」與「紅龜」的結合,創造出一段又一段的台灣民間互助佳話!而我們給自己的使命正是「讓好事不斷發生!」
Red Turtle是這樣的一個好事群眾集資平台,以人為本,科技為輔,讓想行善的人更容易揪人與集資,大家一起做好事。Red Turtle的好事集資專注在五個領域:「兒童教育」、「弱勢關懷」、「環境保護」、「動物保育」與「轉動人生」。我們希望吸引長期關注且想在這些領域貢獻一點力量的朋友,能在網站上提案,或捐贈金錢、物資參與贊助。更重要的是,提案者或捐助者也把有相同理念的親朋好友全拉進來,讓每一滴水珠,有機會集結成為一股巨浪,讓我們的社會能更加美好。
舉例來說,小民在Red Turtle網站提了一個救助流浪狗的案子,他先透過社群網站告知親朋好友,邀請大家到Red Turtle參與集資。小民的朋友小花長期關心流浪貓狗,她在Red Turtle上看到其他動保專案,決定也伸出援手。小花不只能接觸並選擇自己想做的好事,她對動保議題的愛心也不會在小民案子結束後就終止,而是能持續延伸到其他動保個案。
這也是Red Turtle與其他集資網站唯一且最重要的差異點。我們藉由「Social Good」的理念,來聚集關注相同領域的人。這些人都有一樣的共識,而且一樣熱血。就這麼靠著人際網路和社群的力量,所有走進Red Turtle的人,也把各方所有資源都兜了進來。因為我們都知道,個人的力量有限,透過網路迅速集結眾人力量,好事便會不斷發生。就像宜蘭偏鄉國小的案例,社群網站讓消息急速傳播出去,然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個好事專案就在四天內執行完畢。
效率和深入社會底層角落,正是Red Turtle這種小而美的好事團體,和大型慈善機構不同之處。小而美的組織是用來補足大型慈善機構的視野死角:助人,不只是捐款,而是成為一種親身參與的過程。雖然Red Turtle網站的主角是專案提案者,Red Turtle夥伴並不會袖手旁觀,除了隨時給予提案者協助,我們也會實際參訪受助者,並追蹤款項或物資的執行與後續,絕不辜負提案和捐助者的愛心。
假如Red Turtle是小蝦米,大型公益團體是大鯨魚,小蝦米不是與大鯨魚對抗,而是友善共存。只是小蝦米能游得更快,也能深入政府和大機構照顧不到的小角落。
一位長期默默行善的Red Turtle夥伴述說起一段親身經歷。他常去一個美麗安靜的小漁港釣魚,近年卻發現大型遊覽車開始進駐,帶遊客來買漁貨。人多也帶來了髒亂,這位夥伴與當地人閒談得知,他們沒有足夠的大垃圾袋來清運垃圾。於是夥伴返家後,上網集資買垃圾袋,目標迅速達成,夥伴親自載了十大箱垃圾袋去小漁港。後來再去釣魚時他發現,小漁港又恢復往日的乾淨,因為垃圾都被整齊地清理裝袋。夥伴說當你認真做事,這種認真是會傳染的,當地居民看到有人那麼認真且熱血地送來垃圾袋,自己當然也不能落人後,開始認真清理起環境。
台灣人是著名的有愛心,經濟不景氣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只會愈來愈多。我們無法、也不指望政府能照顧到所有人,力量在民間,網友有熱情。與其整天汲汲營營地工作與賺錢,透過舉手之勞奉獻一己微薄的力量,再加上滾雪球般、眾志成城的力量,你會發現,不僅自己的生活充滿正面能量,社會也在慢慢改變。
撰寫這篇Red Turtle介紹文時,台北正經歷今年冬天最強寒流。窗外是8度刺骨低溫,Red Turtle夥伴的心卻暖烘烘,因為我們滿腔熱情,因為我們衷心期許,大家一起.讓.好事.發生。